夏季專欄

把一份鬆弛感打包回家:走進花東縱谷,愛上部落的夏天

首頁/專欄文章

旅行的意義千百種,對你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麼?縱谷原遊會邀請你走進花東縱谷部落,用最療癒的方式探索未知、發現自我。透過春夏秋冬的活動,讓你用放鬆、感受、分享、探索四種部落生活概念,找到內心的平靜和愉悅。來吧,踏上這段充滿驚喜的旅程,讓每一次出發都成為珍貴的回憶,在花東縱谷尋找屬於自己的療癒之道。


台灣這塊島嶼上的夏天,是複雜又多變的。高溫的炙熱陽光、突如其來的午後雷陣雨,使這個季節成為人們與濕熱對抗的時光。但同時,台灣的夏天也擁有獨特的魅力,來自於吹過太平洋藍的海風,以及山林間為心靈降溫的濃綠。這樣的夏日氛圍,其實正提醒著我們應該放慢腳步,找到重新接觸自己、釋放壓力的契機。

花東縱谷是一片有故事的土地。每一道山脈、每一條溪流,都述說著部落的傳統與智慧。走進花東縱谷的夏日體驗,將是一個讓你重新連結自我、放鬆身心的契機。縱谷原遊會相信,每一個夏天都值得一段令人微笑的回憶,今年,就讓我們一起寫下屬於你與花東縱谷的夏日故事。


photocredit:汪大名

動靜之間,身心如此安定


在部落文化中,勞動是為了生活,更是一種與自然對話、和諧共處的方式。因為對部落的人們來說,勞動並不等同於現代社會中高壓、高強度的工作狀態,而是認識自己與部落的需求,尊重並且適應自然的生活節奏。


photocredit:汪大名


參與今年縱谷原遊會-部落食樂園活動,將要帶領旅人們體驗小米收穫祭喜慶傳統米食,「巴兒拉邦紅坊」的林蕙瑛老師告訴我們,勞動在部落中真正的含義。「小米是很神聖的。」蕙瑛老師說:「所以種植小米的過程,從播種開始,一直到收穫小米、變成食物,都不是我們要小米長成什麼樣子,而是小米讓我們知道現在該做什麼。」從播種、除草、收穫到加工的每一個階段,部落的人們是順應著季節的變化、小米的狀態來進行,部落的作息和勞動方式,也隨之相應調整。這種順應自然的工作方式,使得勞動不再是負擔,而是一種與自然共生共融的內化。「我們做的每一件事情,其實都是同樣的概念,例如祭典的時候要用的花圈,我們用當下能夠採集到的花來編織;我們的男人出去打獵,他們除了帶一些可以先準備好的米食,也吃身邊可以收集到的食物,溪蝦、溪魚、野菜⋯⋯,自然給我們什麼,我們就享用什麼。」蕙瑛老師補充道。


當然,不只是耕種而已,維持生活、部落運作的每一件事情,都是順應著自然進行。所以當祭典來臨,家家戶戶要準備食物時,是採用生活環境中能夠取得的素材來製作,是和親朋好友聚在一起彼此協助,最後當然也是互相分享成果。蕙瑛老師告訴我們,在卑南族的文化中,製作傳統食物不僅是一種技藝,更是一種精神和價值觀的傳承。每當部落中的族人聚集在一起製作如「'avay」或「tinulre'eva」等傳統米食時,大家會在製作過程中分享生活中的一切,長輩也會將代代相傳的知識和價值觀,在說說笑笑中,潛移默化的灌輸給年輕一代。「所以你說這個過程很放鬆的嗎?算是吧,聊天說笑當然是很快樂,很放鬆的,但更重要的是在所謂『工作』的當下,我們有形無形的幫助了彼此,凝聚了心靈,這些情感都灌注在我們正在做的事情上,然後再彼此分享。」在蕙瑛老師眼中,這些傳統食物,成為了族人情感的載體,將他們的共同回憶、文化認同以及對未來的希望凝聚在一起。


提煉內在的療癒能量


除了美食之外,「Mima'an米麻岸」主理人之一的王渝菁(金魚)告訴我們,他自己其實是一個道道地地的新北市小孩,「我是一個所謂的都市人,被娜娜丟到都蘭,就被這裡黏住了。」金魚和另外兩位阿美族的朋友,姐妹花高敏瑋(莎莎)和高綵霜(Nana),一起創立了「Mima'an米麻岸」,希望能夠將部落生活的樣態,透過文創商品以及手作來傳遞。「手作的過程中,那個放鬆的感覺很難具體的形容,可能是一種大家聚在一起的親切感,也是一個機會,讓你去認識這些技藝背後的故事和文化意義。一旦你知道你在做的事情是有意義的,『手工藝』就不再是一種工作或勞動,而是帶著祝福或想念,用你的手來實現。」

金魚認為,在部落生活中,工作與生活是緊密結合的,工作不僅僅是為了生存,更是人際關係、維持情感、感謝自然的一部分。將過去部落生活中必須要學習的技能,轉化為文創商品、手作體驗課程,也是一種帶著祝福的文化傳承,製作過程中的動作、每一個細節的雕琢,都成為了與自我對話的機會。「手上不斷地做,然後一邊聽著故事,一邊聊天,就會產生一種時空在你身邊流動的感覺,忘記時間和外界的壓力。」金魚笑著說:「不過也要很小心,有時候我們聊天聊過頭了,學生都忘記手上要做的事情,一個工作坊本來一小時變成三小時,這樣對嗎!」

部落文化中強調與自然和諧共處、尊重自然規律的智慧,使得他們在工作中不急不躁,帶來深層的放鬆和精神上的滿足感,讓工作不再是一種負擔,而是一種享受,你的心也會獲得真正的自由。而這就是縱谷原遊會希望邀請各位旅人來到部落的原因——感受自己內在的需要,把自己交給自然,實現身心的放鬆與重塑。


讓五感與土地共鳴


今年夏天的縱谷原遊會-部落食樂園,希望邀請旅人們來好好放鬆一夏。從「禹禹藝術工作室」設計的一個種子藝術裝置開始,象徵著每個人都如同一顆種子,從這片土地中成長,也汲取來自土地的療癒力量,並最終回歸於這片土地。到「幽法」結合了電子音樂和阿美族的古調,為聽眾帶來一種獨特的音樂體驗。都是希望讓旅人們能夠在夏日燥熱的氣氛中,找到一份心靈的平靜與放鬆。

除此之外,還有六大食樂園主題,包括「山谷舞台」、「限定野宴」、「mumu廚房」、「美學家屋」、「山野獵場」、「選品市集」,等待旅人來體驗。「巴兒拉邦紅坊」的林蕙瑛老師,是「 mumu廚房」主題中的一環,這是一個食物料理教室,旅人可以親自參與烹飪,是與部落文化深度接觸的好機會。蕙瑛老師準備帶著大家一起製作「'avay」——一種卑南族米食文化中具有糯性的米食統稱,'avay型式多變,因爲不同節氣及祭儀所製作的 'avay也有專屬名稱、意義。比方「tinulre'eva」就是一種 'avay,它的內餡裡有小米、糯米、絞肉、韭菜,有時還會加溪蝦溪魚,是一道因時因地制宜、美味幸福的傳統米食。

還有「Mima'an米麻岸」的金魚、莎莎和Nana,則是「美學家屋」的體驗項目之一,將帶著旅人一起剪出一顆顆色彩繽紛的毛球。這些毛球,過去是阿美族的ina(阿美族語媽媽之意)反覆纏繞、仔細修剪而成,承載著母親對孩子滿滿的愛。當旅人們來到部落食樂園,也可以選擇在午後夏日裡,安心凝神的剪出一顆可愛毛球,帶一個美好祝福給自己或好朋友們。

期待今年的夏天,當你跟著縱谷原遊會-部落食樂園的腳步,一起走過花東縱谷的山川河流,感受過這片土地帶來的深層療癒時,我們希望這份感動不僅停留在旅程的結束,而是能夠伴隨你回到日常生活中。部落生活的放鬆精神,不僅來自於大自然的恩賜,更源自於部落居民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活智慧。這種智慧,教會我們如何在喧囂的現代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寧靜,幫助你在壓力中找到平衡,保持內心的堅韌與安寧。

你好,歡迎來到縱谷原遊會


旅行不僅是腳步的移動,更是心靈的療癒與重塑。
縱谷原遊會,以部落生活為概念,提供各種生活提案——你可以透過旅行,走進部落的生活日常;也可以將部落的溫度與力量,放進你的生活日常中。
今年,歡迎你在最喜歡、舒服的時節,走進花東縱谷的土地,融入部落族人的生活,找到心靈的平靜與滿足。
來吧,來縱谷原遊會,讓我們一起探索這片美麗的土地,每一刻都充滿了感動與啟迪。讓花東縱谷的美麗與部落的哲學,成為你生活中的一部分,讓每一次旅行都成為你心中最珍貴的記憶。

專欄文章出處: 轉截自every little d
https://everylittled.com/article/191701

交通部觀光署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廣告

活動資訊
  • 部落食樂園
    1. 開園日期:2024/8/24-25
    2. 樂園地點:花蓮富里鄉 羅山遊客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