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季專欄

在山野和祖靈的看顧裡,安放你的靈魂——當一個旅人,在秋天來到餐桌上的部落旅行

首頁/專欄文章

旅行的意義千百種,對你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麼?縱谷原遊會邀請你走進花東縱谷部落,用最療癒的方式探索未知、發現自我。透過春夏秋冬的活動,讓你用放鬆、感受、分享、探索四種部落生活概念,找到內心的平靜和愉悅。來吧,踏上這段充滿驚喜的旅程,讓每一次出發都成為珍貴的回憶,在花東縱谷尋找屬於自己的療癒之道。


在現代都市的快節奏生活中,我們的感官往往被水泥建築、燈光音效,以及各種複雜的氣味所掩蓋,難以感受這個世界的真實樣貌。這個秋天,邀請您按下都市生活的暫停鍵,和我們一起走進花東縱谷,讓部落的族人以他們代代相傳的智慧,帶領你重新打開感官,與大自然連結,感受萬物的包容、和諧和滋養,體驗大自然及萬物的靈對部落的意義。



從向祖靈打招呼開始


因此,縱谷原遊會安排了一場場餐桌上的部落旅行,透過大地賜予的食材與文化的分享,讓旅人們體會到這片土地的豐饒、部落族人的感恩之情。再經由手作,學習部落傳統文化技藝和背後的故事,更能理解部落族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智慧,幫助身心回歸平衡。而這次的旅行的起點,將從一場祈福儀式開始。



在進入部落之前,每位旅人將手捧一杯由六部落祈福植物精心調製的野草茶,圍繞在部落族人身邊,靜心傾聽來自祖靈的祝福,並在引導下輕聲念出自己的名字與來處。這杯茶,由部落中的祈福植物——五結芒、白茅、菖蒲、荖葉、大葉田香、構樹等製成,每一口茶都蘊含著大自然的精華與祖靈的力量,幫助旅人的心,回歸到寧靜的狀態,和這片土地、祖靈,開始建立連結,充分準備好迎接接下來的部落之旅。
對於部落族人來說,祖靈不僅是信仰中的重要存在,更是族人生活中的支柱,始終與他們以及這片土地緊密相連。因此,透過這樣的打招呼與請求,族人相信祖靈將會賜予進入部落的人們平安與祝福,讓他們在這片土地上找到內心的寧靜與安定,同時讓每位旅人體會到部落與自然和諧共存的智慧與美好。

在體驗中連結過去、現在與未來


部落的飲食是生活的一部分,更是部落文化的精髓。然而,在享受美味佳餚之前,何不先透過學習部落族人的生活技能,去探索背後深厚的文化智慧與靈性?,這樣的體驗將讓旅人所享用每一道美食,都更加充滿意義。



在支亞干部落,旅人將有機會接觸的是太魯閣族的傳統織布。對太魯閣族人來說,織布是族群智慧與歷史記憶的載體。每一條纖維的編織,都蘊含著祖靈的祝福,尤其是象徵祖靈眼睛與家族家徽的菱形紋樣,更是數百年來族人與自然對話的結果。在編織的過程中,旅人將體驗到的是一段與自己對話的旅程。「從刮麻取纖,到捻線染色,然後開始捲線、整線到編織,這個細緻且充滿儀式感的過程,教會我們慢下來,靜下心。」來自支亞干部落的「織女」Yawas這麼說。對生活在城市的人來說,我們通常很習慣要在短時間內完成很多事情,往往忽視了內心的聲音與自然的訊號。「但是當你開始織布的時候,這種快節奏的習慣反而會讓你一直出錯,你必須要安靜下來,一步一步地完成每一道工序。」Yawas說。


如果旅人們選擇走進太巴塱部落,將接觸到千百年來,乘載著阿美族共同文化記憶的陶器。阿美族的李玉英老師說:「我們太巴塱部落這邊的土,是一種特別的紅色黏土,只有我們部落這裡有。所以我們都是用這種土來製作陶器。」在阿美族的日常生活與祭儀中,陶器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,例如用紅色黏土來蓋房子、製作餐具,或者製作祭拜祖靈用的公母杯。而陶器上的每一種圖紋,也都有它獨特的象徵意涵,比方菱形,代表了祖先的眼睛,尖尖的三角形,則是一波波的海浪。這些圖紋經由世代的傳承,成為阿美族文化記憶的重要養分。
李玉英老師將在太巴塱部落,帶著旅人們親手製作屬於自己的陶器,而Yawas也將指導旅人們,一起使用當地植物製作染液、染線,然後進行書籤編織。部落族人希望,除了製作技術之外,旅人們能深入了解這些傳統技藝背後的文化意涵。Yawas回憶起自己在接觸織布時的初心:「當時我對自己的族群是完全不了解的,發現這一點的時候其實我很震驚,也很難過。後來因為織布,我有機會理解我們自己的文化、我們的族群,甚至更認識我自己。我希望自己可以把這樣的感動傳給來訪的旅人們,織布並不是單純的DIY而已,而是我們彼此之間一種文化的流動,一種互相理解的方法。」

除了支亞干部落和太巴塱部落之外,旅人也可以選擇進入永康部落,體驗獵人的生活,來到織羅部落釀酒、唱歌,在大埔部落製作荖葉青醬,或者和崁頂部落的族人一起編織月桃桌墊。從各種不同文化的視角,感受祖靈的力量,體驗與自然、與靈性的對話,並從中汲取平靜與智慧,讓這趟旅程成為一次獨特而有意義的心靈之旅。


部落的餐桌,是來自大地的餽贈

來到餐桌上的部落旅行,重頭戲當然是部落美食。在夜幕降臨時,旅人將沉浸於由部落料理精心準備的晚宴中。不同的部落,各自推出不同的特色美食,讓用餐的過程充滿了大地的芬芳與部落的祝福。


在大埔部落,族人將當地新鮮的農產品與傳統烹飪相結合,為旅人們呈現一場感官與味覺的盛宴。盡情享用山豬肉、鹽烤魚與當地採集的野菜,感受部落對大自然的尊敬與感恩。走進支亞干部落,享受用穀物製成的飯糰、樹薯雞湯等,太魯閣族人將對自然的敬意,融入每一道菜餚中。旅人們也可以選擇來到太巴塱部落,讓紅糯米飯、烤豬肉、烤雞與各種田野中的野菜,帶來豐富的味蕾享受,體驗部落與自然密不可分的關係。至於織羅部落,則融合了傳統與創新,以金多兒筍滷豬腳、當季野菜與摸摸飯等美味來招待旅人,伴隨著即興的歌謠與故事,這場餐桌不僅是美食的享受,更是一場與自然共生的深刻體驗。如果旅人們足夠勇敢,不妨試著挑戰永康部落的獵人野食餐桌,除了深入體驗部落的狩獵文化之外,更能品嚐來自山林間的鹽烤豬肉、烤肋排等經典的獵人料理,在每一口食物中,都能體會到山林的力量與智慧。以月桃葉為核心的崁頂部落,將月桃的香氣融入每一道料理中,從月桃青醬溫沙拉、月桃烤全豬,再到月桃南瓜糕,每一道餐點都是對這片土地的感謝與禮讚。


跟隨著秋天的步伐,一起走進花東縱谷,旅人們將迎來的,是一場融匯文化與自然的深刻旅程。從莊嚴寧靜的祈福儀式,到學習部落生活技能,再到品味部落的美食,這趟旅程的每一刻,都充滿了部落族人對智慧與自然的深切理解。 在針線的穿梭中,感受到祖靈的深刻存在;在捏陶的過程中,與自己的心靈相遇,串聯起過去、現在與未來的片段。而這片大地的每一片樹葉、每一朵花,甚至流動的溪水與山林,都有可能成為旅人與土地產生連結、靈魂獲得滋養的起點。願每一位旅人都能在山野和祖靈的看顧裡,安放你的靈魂。

你好,歡迎來到縱谷原遊會


旅行不僅是腳步的移動,更是心靈的療癒與重塑。
縱谷原遊會,以部落生活為概念,提供各種生活提案——你可以透過旅行,走進部落的生活日常;也可以將部落的溫度與力量,放進你的生活日常中。
今年,歡迎你在最喜歡、舒服的時節,走進花東縱谷的土地,融入部落族人的生活,找到心靈的平靜與滿足。
來吧,來縱谷原遊會,讓我們一起探索這片美麗的土地,每一刻都充滿了感動與啟迪。讓花東縱谷的美麗與部落的哲學,成為你生活中的一部分,讓每一次旅行都成為你心中最珍貴的記憶。

專欄文章出處: 轉截自every little d
https://everylittled.com/feature/eastlongitudinalvalleytour/192095

交通部觀光署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廣告

活動資訊
  • 2024餐桌上的部落旅行
    1. 10.5-11.24 和部落,在天地間,一起澄靜,一起溫柔
    2. 6 個部落x11 場次部落餐桌
    3. 安定心儀式 || 在地體驗 || 在地走訪 || 療癒餐食
  • 合作夥伴
    1. 太巴塱部落|太巴塱紅糯米生活館
    2. 永康部落|烏尼囊多元文化工作坊
    3. 崁頂部落|蓋亞那工作坊Kaiana
    4. 織羅部落|Alida/織羅米86
    5. 支亞干部落|阿改玩生活
    6. 大埔部落|芭洋Amis美饌

    *平常亦有提供相關遊程或餐食,可向各合作夥伴詢問預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