貓公部落

關於・貓公部落

座落於花蓮縣豐濱鄉的貓公部落,地處海岸山脈東側,亦是最接近聖山 Cilangasan 的阿美族部落。貓公,族語為「Fakong」,源自於海濱隨處可見的文殊蘭,相傳先祖來到此地時,遍地皆是文殊蘭,夜晚還能隱約看見在月光下反射的微光,部落便以此為名。這座古部落至今仍保有傳統祭儀與歌謠樂舞,以及許多珍貴的手作工藝,耆老們溫柔守護、青年們積極傳承,讓貓公繼續優雅發光。

  • 一起 ma safakong 貓公 !

    沿著八里灣溪而行,跟著族人的腳步來場部落漫遊。文化底蘊深厚的貓公部落,有說不完的歷史、聽不夠的故事,走進工坊一條街,藤編、釀酒、苧麻、輪傘草,處處都是傳承,傳統家屋、八角亭聚會所,比比皆是文化。走,一起貓公吧!體驗部落生活真實面貌、感受部落樸實之美。

  • 跟著 ina 吃起來 !

    貓公的一天從部落媽媽(ina)的菜攤開始!採集部落當地食材,也許是阿美族夏日必吃的苦茄,汆燙後淋上蒜頭、辣椒、醬油,就是一道開胃涼拌菜;或是隱身在礁岩上的大星笠螺,汆燙 7 秒後就是滋味鮮美的私房小菜。簡單的料理方式,卻有著一點也不馬虎的純粹美味,快來跟族人一起,品味貓公美食!

  • 來撒野吧!

    貓公的孩子們從小穿梭於山林之間,鄰近部落的 11 鄰農路就是族人兒時的遊樂場。你相信,月桃梗能發出鳥鳴聲嗎 ? 姑婆芋、五節芒、毛柿花、蘆葦草,各自又能巧手化身成哪種童玩 ? 跟著族人腳步,讓我們一起回歸童趣、走進大自然教室,從認識身邊的植物開始,來場超乎想像的生態導覽。

  • 跟著 ina 釀啊釀 !

    走訪貓公,絕不能錯過釀酒工坊!一邊聽著部落媽媽(ina)們漫談糯米釀的故事,一邊從熱氣蒸騰開始,踏上釀酒的學習之旅:將蒸熟的米飯輕輕撥開,才能粒粒分明,撒上細細磨碎的酒麴粉,翻拌均勻後即可裝罐。各種釀製獨門小技巧,盡在貓公,釀一瓶貓公風味,珍藏旅途中的點點滴滴。

  • 聖山腳下的手感部落

    走進部落工藝工坊,深入瞭解貓公的歷史與文化,從工藝復興遠古的美好與智慧。 葉片向外散成傘狀,看來就像一把把雨傘的骨架,輪傘草因此得名,跟著部落媽媽(ina)的巧手一起用輪傘草編織各種生活小物,妝點家中角落。編完輪傘草,來點苧麻吧!苧麻是部落傳統製線的重要植物,纖維經多道工序處理後相當耐用,相傳一件苧麻衣穿幾十年也不會壞,快向部落媽媽(ina)討教如何「捻線」製作麻線編織提袋,一口氣打包回憶。

  • 感受族人的兒時記憶

    坐久了,該起來動一動了!與族人一同重返兒時,挑一把ㄚ字形樹枝,打磨成獨一無二的專屬彈弓,享受製作樂趣與射擊快感,快來貓公回味童年!

預約資訊